B站视频链接: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tZ4y1D7KJ/
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本期要聊的书是《北京折叠》。看这本书的起因是读《一九八四》的时候,延伸阅读了郝景芳的《生于1984》。看到她的《北京折叠》获得了雨果奖,就找了电子版读了一下。
北京折叠是一个短篇,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。未来的北京因人口超负荷,所以建了三个可折叠的空间。三个空间共享48小时。一个空间开启,另一个空间休眠关闭。主人公老刀生活在底层空间,为了给女儿凑上幼儿园的学费,帮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一封情书到第一空间。通过老刀的视角展现了三个空间的生活。
三个空间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。在第二章开头直接交代了三个空间的人口和存在的时间。
“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。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,500万人口,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。空间休眠,大地翻转。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。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,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。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口,从十点到清晨六点。然后回到第一空间。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,小心翼翼的隔离。500万人享用24小时,7500万人享用另外24小时。”
通过后面的章节,我们又可以知道,每个空间居住的人的工作情况、大体薪酬以及居住环境。总结起来大体如下。
第一空间 人口500万,享有完整的24小时。通过依言和老刀的对话,依言每天工作半天拿半薪,每周能拿到至少10万,可以知道第一空间普通职员的月薪在80万元以上。通过老刀与老葛的交流以及老刀的见闻,第一空间没有高楼,居住的是权贵阶层、精英阶层以及高级蓝领。
第二空间人口2000万,享有16小时。通过老刀与秦天的对话,第二空间实习生的月收入在10万以上。老刀进入第二空间时,看到第二空间的楼房没有第三空间的高,密度也没有第三空间的大。
第三空间人口5000万,其中2000万是垃圾工,其余的是靠贩卖衣服、食物、燃料和保险过活。只是时间只有8小时,看不到白天。居住的是大密度高楼。月收入1万元。而且相对收入来讲受教育成本高昂。
与其说这本书是本科幻小说,不如说是社会讽刺小说。科幻的部分就是为了实体化阶级分化、阶级对立以及阶级固化而想象出来的折叠城市。通过名字可以想象出折叠的技术有多高大上,那想必折叠一次的能量也惊人的很。我耗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折叠的样子。因为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,大地翻转,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。但是第二和第三个空间并不享有同样的时间。这令我很费解。另一个让我费解的是,从书中看不出是人口压力而进行城市折叠。运输司机可以在七环处观看城市折叠的景观。从科技角度讲,根本不需要通过城市折叠来解决土地和人口的矛盾。很显然这不是本书讨论的范畴。因为再脱离幻想的技术都是为故事服务的。
书中几乎处处都在对比,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。比如第三空间的水煮牛肉,价格是420,这算是贵的了。在第一空间宴会上的一般菜在1-2万,个别贵的要3-4万。自动化程度也是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递减。垃圾工的存在不是因为机器不能处理,而是无法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。
每个空间享有的时间不同。48小时,第一空间占24小时,第二空间占有16小时,第三空间占有8小时。看似是由于阶层分化而造成的结果。而从另一角度看,每个空间都失去了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。第一空间失去了24小时,第二空间失去了32小时,第三空间失去了40个小时。失去的时间基本上堵住了第三空间的上升通道,这也是我认为这部作品可以商榷的地方。时间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。你过了24小时,我也过了24小时。本书人为地将时间等级化,而且不论哪个空间都会失去时间,那换取来的空间又意义何在呢。
说起来,这部短篇获得雨果奖,我蛮意外的。但想想也不意外。有时候作为读者真的不要把一些奖项看得那么重要。如果是西方的作者写了部纽约折叠。估计就哪凉快在哪呆着了。
看完这部短篇小说,我不禁想起之前看过的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。这部纪录片跟踪了14个英国各个阶层家庭的孩子,每七年回访一次,已经跟踪了56年。结果显示,阶层固化很难打破。原因是多元的。看起来能突破壁垒的一条路就是教育。但在记录片中也只有一例。而本书中第三空间的人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。即使路窄人多价格贵,也要舍身忘死地挤进去。因为那是希望。
好,《北京折叠》就讲到这里。我们下期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