琪依坤 | 羽毛在飛

Good Luck To You!

书中自有-31跌荡一百年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本期聊一下吴晓波先生的《跌荡一百年》。吴晓波先生在写完《激荡三十年》之后写了《跌荡一百年》,将中国企业史在《激荡三十年》基础上向前推进了100年,其后他又写了《浩荡两千年》。这三部书基本构成了吴晓波先生的完整的中国企业史。《浩荡两千年》在以后我会聊到。我手中的这套书买来还没有拆封,我直接看的是电子版。

书中自有-30激荡四十年
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    本期聊一下吴晓波先生的《激荡四十年》。这套书还没有拆封,我读的是电子版。
    这套书讲述的是1978年到2018年的中国企业史。其实你看任何一本历史,都会发现它是流水账式的故事集合,只不过有的文笔好,故事可读性强,而有的枯燥乏味,令人昏昏欲睡。《激荡四十年》的前半部分,给人的感觉就是可读性强的那部分。不是说后面的部分不好,其实前后的叙事方式都是相同的。有的读者认为这套书是新闻的编年体汇编,是各种通讯、消息、特写的杂糅。我是赞同这点的。但这不能说吴晓波先生没有贡献。正是因为汇编在一起,我们才能系统性地看到近30年、40年中国商业、中国企业发展的波澜壮阔。

书中自有-29大败局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    记得我在读初中的时候,街面上、电视上到处都有三株口服液的推广信息。电视上农民伯伯本色演出,什么风湿老寒腿,什么尿酸腰间盘,这些顽固疾病没有三株口服液治不了的。街面上的义诊,有病没病都给你开一瓶三株口服液。那个时候是保健品的战国时代,也是三株辉煌的巅峰。就如同小时候燃放的烟花钻天猴,达到顶峰之后,砰的一声炸开,几秒钟的绚烂之后,就剩下淡淡的硝烟。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对保健品产生了抗拒,保健品也在人们的心中印象转向了负面。其后的生活中,我警惕警惕再警惕,仍然无数次地购买了保健品。他们针对的群体更加广泛,出现的场合之多,推销的时机之巧妙,让你在足够的警惕之下,也得乖乖地付出比网购更多的价钱。三株的失败,似乎从它宣传为”包治百病的大力丸“开始就已经注定了。它的失败也仅仅是保健品市场的一个缩影。很多企业都是从做保健品开始起家,大部分都以失败收场,小部分转型逃脱。

书中自有-28怪客思维

 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思维、认知开始流行起来,好像没有与这两个词关联起来就跟不上潮流,显得非常low似的。本期要介绍的这本书《怪客思维》似乎也要生拉硬套的把思维装进来。

    《怪客思维》这本书的英文名称是 Everything All At Once,翻译成怪客思维,一看就是意译。我不反对意译,也不讨厌意译,关键是意译的要信雅达。从我个人的感官来说,书名还不如直译来的好,比如翻译成一次搞定。

书中自有-27穿越寒冬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本期要聊的书是《穿越寒冬》,作者是史蒂文·霍夫曼,由周海云翻译,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。

    这本书翻译的很棒,读起来那是相当的流畅。本书的副标题那也是相当的大气:创业者的融资策略与独角兽思维。

    我看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什么如何融资、如何打造品牌等等,而是这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创业劝退指南。作者在第一章就明确地给出了十个不该去创业的理由,我一一地说一下。这些理由当中,可能你会发现你想创业的理由就在其中。

书中自有-26创业生与死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社会上有两大谎言。第一个,努力就会成功。第二个,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。我们暂且将成功认为是通俗意义上的财富、身份、名誉、地位,很显然这是把主观和客观互为因果了。一般的成功学宣扬的都是如何如何准备,一旦机会出现,你就能抓住;要如何如何努力,才能抓住机会后做好做强。成功学就是一味地强调主观而忽略客观限制。喝了这碗鸡汤,鸡汤的制作者走上了人生巅峰,喝鸡汤的人热血沸腾。现在社会上宣传的都是成功的案例,似乎听了他们的演讲就拿到了财富密码。

书中自有-25红袖
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本期说一下《红袖》。红袖的作者也是浮石。前面一期我讲了他的成名作《青瓷》。

    《青瓷》的宣传语是“中国式关系”,《红袖》的宣传语则加上了限定语,“女人眼里的中国式关系”。我不清楚中国式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。如果是指这两本书里的关系,我的理解就是钱权色的交易关系,没有啥中国式不中国式的。

书中自有-24青瓷

    齐语齐言,我是齐宇。

    本期说一下《青瓷》。《青瓷》的作者是浮石,一看就是个笔名了,浮石原名胡刚。浮石原本不是作家,是一家拍卖公司的老板。由于涉及到一个贪腐案件,拔出萝卜带出泥,他就属于带出来的泥。因为行贿就进了看守所,《青瓷》就是在看守所里写成的。

    书中以拍卖为主线,我们没有办法从书中看出虚构的故事中有多少真实的影射。但读起来你不免有一种似曾所闻的感觉,可能这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负面信息,亦或是本身我们的心里就会向阴暗的角度想,不无关系。

<< 1 >>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2

沪ICP备12032294号-1